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今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表明“家事”上升到了“国事”。学习家庭教育法律和教育常识,对家长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家长不仅要“依法带娃”,更要懂得科学育儿;父母也需要知识更新,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孩子会顶撞父母怎么办?孩子会沉迷手机游戏怎么办?孩子犯了错还不承认怎么办?青春期孩子叛逆怎么办?孩子学习不自信怎么办?……这些问题是很多家长的困惑。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如何学做智慧父母,“上善家长微学堂”愿为您提供助力。
本期“上善家长微学堂”继续推出第二十二讲、第二十三讲、第二十四讲三节微课,主讲人都是区骨干班主任。希望他们的经验能够引起家长的共鸣,以此推进家校共育,引领孩子健康成长。
第二十二讲 不要在孩子面前充当权威
主讲人:青浦御澜湾学校 陆海洁
在日常的亲子沟通中,孩子向家长倾诉了自己的困难,但家长不理解,忍不住大肆数落或责骂,认为孩子没有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才会导致失误发生。殊不知,家长这种否定式、权威式的对话,容易阻断亲子的有效沟通。孩子在沟通中受到了否定,得不到家长的接纳、倾听,他的情绪往往是低落的,只能被动承受,长此以往,会让孩子不再愿意与家长沟通。在权威压抑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往往会丧失独立思考的勇气、明辨是非的判断力,甚至精神上产生种种缺陷——要么对权威惟命是从,要么愤世嫉俗,影响孩子身心健康成长。面对孩子,家长应该放下权威。这里给家长朋友们几点小建议。
应对策略
1. 鼓励孩子与自己争辩。
2. 引导孩子理性探索世界。
3. 放下权威与孩子平等沟通。
第二十三讲 让孩子学会自制主讲人:青浦区实验中学 陈 佩
初中的学习环境和小学有很大的不同,需要学生具备更好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但是有些学生虽然了解一些培养自制力的方法,但因为学习目标不明确,意志不够顽强,一旦面对困难和诱惑容易动摇退缩,自制力也会相应地减弱。此外,家长的溺爱,也会养成孩子任性的性格,从而影响他们自制力的养成。数据表明,生活学习全凭家长安排、依赖性强的孩子大多不具备很好的自制力。初中是孩子身心发展最快的几年,也是培养他们自制力的重要阶段。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这里给家长朋友们几点小建议。
应对策略
1.培养孩子的自制力,需要家长做出榜样。
2.培养孩子的自制力,需要传授方法技巧。
3.培养孩子的自制力,理解鼓励缺一不可。
第二十四讲 家长不“逆”,孩子不“反”主讲人:青浦区实验中学 姜 南
正好处于青春期的阶段,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孩子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穿着打扮,情绪也极不稳定,容易发脾气;同时主见也越来越大,对家长的要求、安排等常常会执拗、任性、逆向而行,这就是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长如果不懂得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一味训斥、惩罚,那么就会导致孩子的反感和厌烦。实际上,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家长的“逆”,一定会换来孩子的“反”,这是人的一种本能。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这里给家长朋友们几点小建议。
应对策略
1.稳定情绪,将心比心。
2.避开锋芒,有效沟通。
3.适度放手,真诚包容。
4.细心观察,及时表扬。
5.树立信心,顺势而为。
6.提升自我,成为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