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30日,青浦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双新”实施教师专业发展指导者能力提升高研一班专题培训顺利举办。本轮培训围绕“规划引领‘双新’布局与学校发展特色”研修模块,聚焦学校规划设计及特色发展。培训活动分为集中培训、跟岗研修和线上研讨三个阶段。“双新”高研一班50余名学员参与本轮专题培训。
集 中 学 习
3月25日,华东师范大学兼职研究员、教育综合改革项目指导专家汤立宏作《义务教育学校“双新“实践与学校规划设计及特色发展》的专题培训。
上午,汤老师基于校长专业标准,强调高质量学校发展规划是优质办学的基石。他解析了规划的内涵与发展脉络,提出制定需立足校情分析、教育趋势及社会需求,聚焦"双新"改革背景下的课程变革特征,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要求,通过顶层设计与科学管理实施系统性谋划,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下午,汤老师通过典型案例解析,阐明学校发展规划的核心要素与实施要点:规划需具备全局性、系统性等六大特征;文本撰写须确保现状分析精准、目标定位科学、框架设计逻辑严密;实施层面应建立动态机制,分层落实责任,细化任务策略;同时强调规划要衔接区域发展定位,深度融入"双新"课改要求,推动教育理念与实践创新融合。
培训过程中,汤老师还结合部分学员提交的学校规划、方案进行点评,提出优化建议。
3月26日-3月27日,高研一班学员围绕本轮研修主题开展校园参观、专题分享、课堂观摩、交流研讨等活动主题进行跟岗研修,近距离感受研学学校在“双新”实施、学校规划设计及特色发展方面的实践成果。
3月26日,高研一班小学段两组学员分别赴普陀区中山北路第一小学、闵行区明强小学跟岗研修。
3月27日,高研一班初中段两组学员分别赴上海市行知中学附属宝山实验学校、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跟岗研修。
线上交流
3月28日-3月30日,学员们借助“上海市区级教师教育管理平台”,围绕“双新”的学校发展战略思考,考察调研跟岗学校的所见所闻、课堂创新实践以及本校新课程新教材实践等话题进行线上交流和分享。
学校发展规划是推动学校优质发展的重要抓手。本轮培训,为参训学员们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深化了学员对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实施、评估的实践认知,也对“双新”背景下的学校发展有了更为清晰和深入的认识。
学员集训收获
辅读学校 张斌
在专家报告中,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规划的前瞻性与科学性。学校发展规划不仅要立足当前,更要面向未来,尤其是在特殊教育领域,规划应结合最新的教育政策和康复技术,例如项目化学习、情境教学等。作为校长,我深刻认识到,青浦区辅读学校的发展规划必须具有战略高度,既要满足学生当前的康复和教育需求,更要为他们的未来生活能力和社会融入奠定基础。
思源中学 袁芳芳
校长是否具备规划学校发展的能力,是衡量其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准。校长要诊断学校发展现状,发现并研究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要组织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明确中长期发展目标;要指导教职工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并为其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还要监测规划的实施情况,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规划,切实把学校发展规划作为推动学校优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淀山湖小学邹伟
汤立宏老师关于学校规划设计的阐述,为学校的发展勾勒出一幅清晰而全面的蓝图。在空间布局上,强调打造灵动多元的学习空间,突破传统教室的固定模式,设置诸如开放的阅读区、小组讨论室、创意工作坊等,以满足不同教学活动与学生学习需求。资源配置方面,注重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不仅在硬件设施上保证各年级、各学科教学设备的充足与先进,还在软件资源上,如教学资料、在线课程平台等实现全校共享,同时积极引入外部优质教育资源,如专家讲座、名校交流课程等。
在参与学校规划的制定过程中,我们可以从教育教学需求出发,积极为学校规划建言献策。比如,根据学校书香校园建设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需求,建议学校进一步完善阅读区的建设,增加文学类书籍的种类与数量,并配备舒适的阅读环境;在写作教学方面,可以设置专门的写作工坊,配备多媒体设备,方便学生进行写作素材收集、作品展示与交流分享。在课程开发上,结合学校特色与学生兴趣,参与校本课程《我在莲湖有块田》的开发,通过实地考察、采访调研等方式,将莲湖村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融入课程内容,丰富学校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具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的学习资源,助力学校规划的全面实施。
撰稿 | 蒸淀小学 平雪莲尚鸿小学 王嫣然
崧淀中学 陶芳琴沈巷中学 许茹蕾
发展中心 段椿怡
图片 | 豫英小学 余章徐泾一小 陆建红
蒸淀小学 平雪莲 珠溪中学 陈利萍
发展中心 段椿怡 高研一班部分学员
核校 | 院办 黄开宇 俞琼
审核 | 发展中心 陈传兵 王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