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数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赋能教育变革,全面提升青浦区中小学研训人员及人工智能学科教师的专业领导力与实践能力,2025年4月28日,"智研未来: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研训人员及人工智能学科教师专题研修班专题培训在青浦区教育学院第一会议室顺利举办。活动由研修班班长、信息技术教研员章庆主持,青浦区教育学院的学科教研员、部分研训人员及人工智能学科教师共70余人参与培训。
青浦区教育学院院长周敏华作开班动员。她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社会各领域,我们必须主动拥抱变革,不断提升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的意识、能力和责任。我们要立足数智时代,把握教育变革新机遇、聚焦实践赋能,在“学中做、做中学”,将AI技术转化为教育创新的“新质生产力”。
她对全体学员提出三点要求:一是以空杯心态投入学习,放下固有经验,主动拥抱新技术、新理念,争当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 二是以协作精神深化交流,组建跨学段、跨学科学习共同体,共享智慧、共解难题;三是以成果意识引领实践,将研修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课堂案例、科研课题,辐射带动区域教育创新。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吴昭主任围绕“GenAI 赋能学习资源开发”课程模块作《GenAl 赋能教学资源创新》的专题培训。他聚焦一线教师痛点,系统解析了GenAI在课件生成、图片设计、视频制作等场景中的应用策略;他通过案例剖析、工具演示,系统展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在教学资源开发中的革新应用;他现场互动,指导“DeepSeek”“讯飞智文”“ChatPPT”“即梦”等AI工具的操作方法,助力教师突破传统资源制作的效率瓶颈,为参训教师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的专题培训。
本次研修班以“任务驱动、学用结合”为主线,课程设置涵盖AI教学设计、资源开发、课堂研究等七大模块。参训学员需完成《青浦区AI赋能学科教学实施指南(初稿)》编制、人工智能学科资源包开发等研修任务,涵盖教学设计、课件、配套资源等内容,推动技术向教学实践转化,助力区域构建人机协同的智慧教育新生态。
学 员 收 获
金泽中学 朱曙光
“讯飞智文”赋能教案设计,Kimi+ 、ChatPPT突破教学PPT制作瓶颈,“即梦”的文生图、文生视频 、数字人、音乐生成功能丰富了教学资源,而AI模型强大的编程功能,可一键生成“随机点名”等许多实课堂小工具,极大提升课堂效率。 我将积极运用 GenAI 技术,开发更多优质教学资源,打造更生动、高效的信息课堂,助力学生在信息时代茁壮成长 。
清河湾中学 李小维
平时备课上课需要用到的一些教育教学资源,寻找或制作都很费时费力,此次培训破解了备课资源开发耗时费力的痛点。文生PPT、文生图、视频及数字人功能可快速生成多样化教学素材;DeepSeek等工具支持一键制作课堂点名器、倒计时等实用程序,大幅降低技术门槛。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将积极践行“学用结合”,以AI技术赋能教学创新,提升课堂效率与创造力。
青浦区教育学院 张佳生
开班仪式上强调的 “拥抱数字时代” 理念深入人心,我深刻意识到生成式人工智能已成为教育变革的重要引擎。培训中,老师梳理人工智能发展脉络,从技术演进到教育应用场景,对各类教学赋能工具的讲解,如智能教案生成、AI ppt制作、视频生成等,让我直观感受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力量。这不仅是一次技术学习,更是一场思维革新。未来,我将以“空杯”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将 AI 技术融入教研工作。
青浦区教育学院 陈少茹
此次培训让我深刻体会到人工智能对备课效率与质量的提升作用。通过学习智能资源推荐、课件自动生成、图片和影像的生成等功能,我意识到AI能快速整合优质素材,优化教学设计,并基于数据分析精准把握学生需求。例如,智能题库能匹配教学目标,提升习题针对性。培训也让我明白,AI是教师的得力助手,而非替代者。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结合经验与技术,设计更高效的课堂。未来,我将积极运用AI工具优化备课流程,同时保持教学设计的创造性与人文关怀,实现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撰稿 | 发展中心 段椿怡
图片 | 总务处 黄绮丽
核校 | 院办 黄开宇 俞琼
审核 | 发展中心 陈传兵 王莉莉
编辑| 发展中心 段椿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