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0日下午,“基于单元视角,关注活动设计”青浦区小学二年级数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专题研讨活动在线上如期举行。区进修学院小学数学教研员郁莲老师以及各校二年级全体数学教师“慧”聚云端,共思共研。本次活动由教研员郁莲老师主持,活动从“课堂展示”“教学研讨”“专业引领”三方面展开。
活动环节①:课堂展示
在教学展示环节,思源小学的朱星雨老师和上海青浦兰生学校的李彬老师分别执教了少儿版二年级第二单元《几倍》两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她们基于“单元”整体视角,关注“单课”有效实施,从“课程标准与教材解析、课程标准与目标设定、目标导向下的活动设计和教学评价”等,全方位呈现了青浦区小学数学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方面的实践和研究。
思源小学的朱老师执教的是《几倍》的第一课时,借助动物园的情境图,围绕“黑天鹅的只数是白天鹅的几倍?”等问题的解决,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除法的含义,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会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同时,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借助小圆片数形结合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几何直观,发展推理意识。
青浦兰生李老师执教是《几倍》的第二课时,是一节练习课,主要巩固拓展“几倍”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表达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体会几何直观,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在练习环节,她设计了三个层次:基础练习、变式练习、综合练习,练习的设计层层递进,十分巧妙。
活动环节②:教学研讨
课后,朱星雨老师、李彬老师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方面对所执教的内容进行了教学设计说明及课后反思。
来自华新小学的孙培旻老师和徐泾二小的曹建萍老师分别进行了评课。
孙老师从“紧扣课程标准,合理分析教材”“经历问题解决,发展应用意识”“通过几何直观,理清思考过程”等方面进行了点评。曹老师从“设计上充分体现小学数学练习课的结构和功能”“实施中注重解题策略的渗透,答题习惯和技能的养成”“关注学生的表达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交流了自己的看法。两位老师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既肯定了课堂中的创新和优点,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活动③:专业引领
区教研员郁莲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首先,她对两所学校数学教研组老师们的共同努力及公开课的展示表示充分肯定。接着,她从“《除法》单元分析和《几倍》听课体会”两个角度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和专业引领。在《除法》单元分析中,她强调,“单元教学分析”需紧扣“单元教学要素”:单元内容分析及课标要求、单元目标及重难点确定、单元教学设计及实施、单元课时安排等,都应以此为主线,体现单元教学要素,突出单元教学重点,落实教、学、评的一致。紧接着,郁老师也分享了她的听课体会,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目标为导向,巧设活动,发展核心素养。二是数形结合,直观演示,加深含义理解。三是圈画关键、数据标识,注重习惯养成。最后,郁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听课建议,希望老师们在授课的过程中,能基于内容,在教学的重难点、关键处,引导学生展开充分交流。同时,老师们能基于课堂的真实学情,适当调整教学进度。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不仅关注学生学业水平发展,更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发展与养成。本次活动为教师如何基于课程标准进行教学与评价提供了示范,让教师们对目标导向下的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和认识,老师们纷纷感慨:这真是一场头脑风暴,启发很大,收获颇丰。
撰稿:青浦兰生学校 柳小静
审稿:青教院 杨爱军 郁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