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浦区第二中学开展了AI赋能学科教学的教学研讨活动。青浦二中纪勇老师进行了题为“搭建小型教务管理系统(二)”的公开教学展示课。
课上,纪勇老师以教务管理系统中的签到功能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运用能力。引入环节,纪老师通过演示上节课在智能助教“小艺”辅助下实现的简易签到功能,激发同学们对本节课内容的浓厚兴趣,也引发了他们对签到系统后台实现逻辑的思考,巧妙地引出了本节课课题。在初探环节,纪老师组织学生从输入(学生姓名)、处理(签到逻辑)、输出(签到结果)三个维度分析签到系统的实现逻辑,让学生自主思考和小组讨论,初步把握系统运行的基本原理。随后,带领学生深入阅读“app.py”代码,找出其中的关键部分,如 Flask 应用实例的创建、路由和视图函数的定义、全局变量的使用等,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引导学生在智能助教“小艺”的辅助下理解“student.html”和“teacher.html”文件代码,探究前端页面的结构和功能,了解表单元素的使用及页面跳转的实现。二次探究阶段,纪老师通过展示前端页面,引导学生思考后端逻辑的实现,促使他们深入理解前后端交互。紧接着,组织学生在智能助教的帮助下探究如何增加填写学生学号功能,让学生在现有的签到程序基础上进行功能扩展,提升学生的编程实践能力。最后,纪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该签到系统中尚需优化之处。学生们分组讨论,提出优化方案,并借助智能助教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
课后研讨环节中,听课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深入的点评,一致认为本节课亮点颇多:一是教学情境的创设生动且富有吸引力。纪老师巧妙地将学习中的教务管理场景引入课堂,让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实际学习生活紧密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动机。二是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纪老师综合运用了情境教学法、分层递进教学法以及智能助教辅助法,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三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纪老师给予了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思考、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鼓励学生借助智能助教自主解决问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老师们也指出本节课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一是课堂时间的把控可以更加精准,部分环节的时间分配略显仓促,学生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时,未能给予充分的时间,导致部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二是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挖掘,学生对于前后端交互逻辑的理解相对困难,但如果能带领学生进一步分析,或许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撰稿:青浦二中 纪勇
审核:教育学院 章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