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研究 > 德育动态 > 正文
双轮驱动,智育未来——中小学德育高级研修班(一期)第3场研修纪实
发布日期:2025-10-31 17:02   来源: 上海市青浦区教育学院    浏览数: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以德为先、融合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区域德育队伍专业成长,10月29日,在青浦区教育局德育科、青浦区教育学院学生德育发展中心的指导下,2025年青浦区中小学德育高级研修班(一期)第三场研修活动在青浦区教育学院顺利开展。全区57名中小学德育骨干围绕“AIGC赋能家长学习实践”“中小学教师如何从基于教学经验提炼成果”专题展开深入学习,通过专家引领、案例剖析与互动研讨,进一步明晰新时代德育工作的实践研究方向与实施方法路径。本次研修活动由佳禾小学陈刘吉老师、青浦职业学校袁辉老师主持。

01 专家引领赋能成长,系统构建思维框架

华东师范大学刘名卓教授围绕 “AIGC 赋能家长学习实践” 开展主题研修活动,汇聚专家观点、政策解读与实践案例,为校家社协同育人提供方向指引与实操方案。她指出当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存在“边界模糊”问题,如家庭教育学校化、家长教师化,导致角色混淆、精力耗竭,强调二者应是平行互补关系而非延伸关系,并通过案例揭示家校合作中沟通不畅、职责不清的困境;同时系统介绍 AIGC 在教育领域的智能对话、情景模拟等应用潜力,提出其可助力家长在亲子沟通、情绪管理等方面提质增效,推动家庭教育从“经验传授”向“科学赋能”转型,还重点提及该校研发的“知心慧语”智能陪练系统及“灯塔校—实验区—示范校”三级推广模式。此外,讲座梳理了《家庭教育促进法》等家庭教育政策导向,强调需构建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支持的“教育合伙人”关系。

华东师范大学刘胜男教授深入浅出地围绕“中小学教师如何从基于教学经验提炼成果”这一主题,就如何系统搭建教育实证研究的思维框架,提供了规范化研究的实践路径。当晚的线上会议主要探讨了中小学教师如何从基于教学经验提炼成果,以及如何进行教育实证研究和实验研究。刘胜男教授详细解析了研究问题的关键要素,强调了研究问题的切入点要小、具体,并且要能够用数据来佐证。同时,刘教授还分享了自己在教育实证研究和实验研究方面的经验和理解,以及如何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教学实践。此外,刘教授还鼓励参会者在遇到问题时积极提问,并在互动环节中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课题研究经验。

02 精准点拨启思路,畅谈收获谋精进

现场互动环节中,青教院附中单云芸老师和朱家角小学王静老师提出如何用 AIGC 开展深度家庭教育的问题,刘名卓教授建议可以凭借 AIGC 制定个性化方案。颜安小学孙玉姣老师就AI数据分析协助家校沟通进行了经验分享。

豫才中学朱丽欢老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汪园娣老师分别向刘胜男教授在线请教了自己的课题研究主题,刘教授中肯的修改建议,也让她们对自己教学研究的方向与思路,有了更加明晰的思考。

本次研修活动采用“专家引领+实践互动”的形式,教授们围绕“AIGC赋能家长学习”与“教学经验成果提炼”两大前沿专题,为学员们搭建了“理念更新、路径明晰、方法获取”的高阶研修平台。在互动中,既有源于实践共鸣的感悟分享,也有针对性的精准点拨,充分体现了“学思结合、研以致用”的研修实效。期待学员们能将本次所学转化为驱动德育工作创新与个人专业发展的双核动能,在“从经验到成果”的升华之路上稳步前行,为推进青浦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供稿 | 学生德育发展中心

图片 | 学生德育发展中心

分享到:
相关信息
  • 【文件】青浦区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管理办法
  • 青浦实验:诞生与发展
  • 双轮驱动,智育未来——中小学德育高级研修班(一期)第3场...
  • 青浦区小学艺术(音乐)“新课程·新教材”实践研讨活动(三...
  • 隔代情深,养育有方——“上善父母学堂”第五十九讲
  • 青浦区教育数字基座接受市教师教育学院专家标准评估
  • 聚焦“从问题到课题” 探索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路径 ——青浦...
  • 赋能教师专业成长 引领家园社协同育人——青浦区幼儿园家教...
  • 精研思政研学路线 深耕青浦育人篇章——刘丽娜“33号种子计...
  • 青浦区在2025第二十二届上海教育博览会中荣获“优秀组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