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对标上海市第五期“双名工程”培养要求,整合市、区两级优质资源,将区第八届名优教师培养工程与市“双名工程”深度融合,实现纵向贯通,统筹推进市“高峰计划”“攻关计划”“种子计划”以及区“领航计划”“拔尖计划”“种子计划”,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育领军人才队伍。
自市“双名工程”启动以来,我区3个“高峰计划”团队与14个“攻关计划”团队紧密围绕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重难点问题,精准对接青浦区教育综合改革施工图,精心确定攻坚项目,科学制定研修方案,积极开展实践研究,全力探索教育创新之路。
从本期起,我们将陆续报道各团队在“微项目式学习新样态”“协同教研式循证教研”“技术赋能教育治理现代化”等领域的研修实践,期待这些扎根课堂的实践智慧能为区域教师专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5年11月6日,上海市第五期名师工程“攻关计划”李伟团队专题研修活动在上海政法学院附属青浦崧淀中学举行。活动特邀上海市闵行中学信息中心主任、正高级教师顾秋辉,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信息技术教研员、正高级教师白晓琦莅临指导,区内中小学人工智能学科骨干教师共同参与。上海政法学院附属青浦崧淀中学副校长付宏莹参与活动并致欢迎词。
李伟团队深耕“AI大模型赋能课堂教学变革”研究领域,前期已在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流程重构及教学评价升级等方面开展了多轮实践。本次活动以“课堂启智,数智赋能”为主题,通过课堂展示、微讲座与主题交流等形式,致力于突破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痛点难点,探索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
课堂教学展新意
上海政法学院附属青浦崧淀中学顾子鸣老师开展了题为《“图”绘新意:解密图像生成》的课堂教学展示,通过双模型对比实验与具象化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图像生成原理。整节课以问题链为驱动线索,融合AI伴学工具,实现“原理讲解—实践体验—过程评价”的一体化教学闭环,展现AI大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专题讲座探实践
豫英小学副校长张杨旭做《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学设计实践与研究》专题讲座,从生成式AI的技术特点出发,阐述如何利用生成式AI工具精准设定教学目标、科学筛选教学内容、创新设计教学活动以及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并分享实践问题、解决方法及成果案例,为参会教师提供解决思路与可行方案。

讲座分享结束后,白晓琦围绕AI大模型的发展趋势做点评指导,指出教师应借助AI工具提升教学效率,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思考,避免过度依赖技术,为后续教学研究与实践指明方向。
数智交流研新态
东湖中学党支部副书记浦真以《在数智技术支持下的分层作业实践研究》为题,介绍了如何利用AI大模型分析学情,精准把握学生学习情况与能力差异,设计个性化分层作业为“因材施教”提供了技术支撑。

瀚文小学冯紫婷老师分享《从“AI工具”到“AI导师”:构建“三维赋能”的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新样态》,提出AI大模型的角色应从单纯“工具”向“导师”转变,从知识、能力、思维三个维度赋能课堂,并结合教学实例展示“三维赋能”课堂样态,引发热烈讨论。
分享结束后,顾秋辉对两位老师的实践探索给予肯定,并提出专业建议,深化参会教师对AI大模型赋能课堂的理解。

活动最后,团队主持人李伟总结指出,本次活动围绕AI大模型赋能课堂教学变革展开,环节设计合理、内容丰富实用。

团队将持续深化“AI大模型赋能课堂教学变革”研究,聚焦AI大模型在跨学科教学、差异化教学中的深度应用,开展系列专题研究,定期举行成果展示与经验交流活动,带动区内更多教师参与到技术赋能教学的实践中,逐步实现课堂教学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变。
供稿丨教师发展中心
供图 | 上海政法学院附属青浦崧淀中学
编辑丨朱雁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