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动态 研修管理 基地研修
政策文件 培训动态 名优视窗 培训研究
普及指导 各类评审
德育动态 队伍建设 心理辅导
项目推进 课程融合 综合资讯
培训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教育 > 培训研究 > 正文
【干训之窗】青浦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双新”实施 教师专业发展指导者能力提升高研一班专题培训顺利举行③
发布日期:2025-04-16 10:51:03   来源: 上海市青浦区教育学院    浏览数:

2025年4月8日-4月13日,青浦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双新”实施教师专业发展指导者能力提升高研一班第三次专题培训顺利开展。本轮培训以“‘双新’与优质高效课堂教学建设”为主题,通过专家引领、跟岗研修、校际交流与线上研讨,助力学员探索“双新”理念下的校本教学管理创新实践系统,助力高品质落地国家课程。

一、集中学习:锚定“双新”落地的校本化路径

4月8日,华东师范大学兼职研究员、教育综合改革项目指导专家汤立宏作《基于学校实际的义务教育“双新”教学管理与教学规范落实》专题讲座。汤老师围绕“双新”实施的三大挑战——从理念冲突到实践落地、从“知识传递”到“素养建构”、从“传统教学”到“标准实践”,结合“学科首席教师+项目组长”双轨制等实践案例,提出“政策解读—校本转化—课堂落地”三级响应机制,并以“三维备课清单”(知识逻辑线、能力生长线、价值引领线)为抓手,引导学员思考如何建立校本化教学管理创新实践系统,推动“双新”理念从顶层设计向课堂实践转化。

二、跟岗研修:多维实践赋能专业成长

4月9日,小学段第一组和第二组学员分别赴黄浦区蓬莱路第二小学和浦东新区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浦东新世界实验小学跟岗研修。

第一组学员通过校园文化参观、课堂观摩及专题报告,学习了解该校课程改革、教学方式变革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第二组学员通过课堂观摩、专题报告、研讨交流等方式借鉴“数据赋能教学”的创新举措,共享在数据驱动下学校课程建设实践经验。

       第三组学员通过沉浸式参访、主题研讨、课堂观摩与教研互动,全方位学习该校在文化育人、课程创新、课堂变革及教研机制建设构建“双新”落地校本化“和美”实践样本。

第四组学员在走访校园、课堂观摩、专题报告和研讨交流中感受学校构建“双激”(激活思维、激发情感)课堂,推进“双新”实施,践行“双新”理念的校本实践。

三、线上交流:深度反思与协同共进

4月11日-13日,学员通过“上海市区级教师教育管理平台”,围绕跟岗实践中的课堂创新案例、校本化课程设计及“双新”落地难点展开线上研讨、学员互评。

此轮培训不仅进一步深化了学员对“双新”内涵的理解,更以鲜活案例与行动方案启迪了校本化落地的实践思考和样本借鉴。

学员感悟

崧泽学校 曹燕

“蓬莱小镇” 凭借其匠心独运的课程体系,精心构筑了 “我和自己”“我和社会”“我和未来” 等多元拓展型校本课程板块,为教师开启了课程设计的全新视野。其丰富的内容与多样的形式,恰似跃动的音符,奏响教育创新的强音,源源不断地为教师输送课程设计灵感。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不局限于单一学科的框架,而是着重把握课程的综合性与关联性,巧妙搭建起知识互通的桥梁。比如在语文课程里,教师借助 “蓬莱小镇” 的奇妙情境,策划了一场精彩的 “小镇故事创作” 活动。学生们仿若置身小镇,化身居民,用文字编织独属于自己的故事,将写作训练与对社会生活的洞察、理解深度融合,让写作不再乏味,成为展现情感与想象的绚丽舞台。

庆华小学 朱蕾

跟岗学习期间,我深切体会到数字化工具在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度方面所展现出的显著优势。为提高自身课堂教学质量,我决定在工作实践中引入数字化工具辅助教学,精心制作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本学期内,熟练掌握至少2 种在线教学平台的资源制作功能,如希沃白板、剪映专业版等;每月至少制作2个高质量的视频、动图或编写1个故事、1首歌曲等教学资源,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力求为学生带来更优质、更具吸引力的课堂体验。

毓秀学校 王雪青

上师大三附中的“双激”课堂(激活思维、激发情感)令人印象深刻。该理念契合新课改核心素养要求,精准对接学生认知与非认知需求,是“双新”校本化实施的经典范例。在教学管理中,教师可将其融入日常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设计问题链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多种思维能力;同时,重视情感因素,营造积极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学习动力与参与度,实现知识学习和情感体验的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东方中学 孙丹

高质量教研是教师专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本次有幸观摩了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宝山潜溪学校理综教研组的一场高质量的现场教研活动。从两位执教教师的说课,到组内另外四位教师的评课,再到全组的“头脑风暴”研讨,充分体现了思考-行动-总结-反思-优化的全链条教研活动,是该校“一轴双驱三联动”的教研模式的具体实践。教研活动充分聚焦学科核心素养落地,以“信息技术赋能课堂教学”和“各类教学展示教学比赛”双驱动,通过运用教研组+校级+备课组三联动教研,探索国家课程的实施策略,促进学科教学改革的发生,为“双新”背景下校本教研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方法。


撰稿 | 颜安中学 周慧兰 蒸淀小学 平雪莲

上师附校 宋青 思源中学 袁芳芳

青教院附中 佘慧萍 发展中心 段椿怡

图片 | 重固小学 陈翠青 蒸淀小学 平雪莲

博文学校 陈强 东方中学 孙丹

发展中心 段椿怡

高研一班部分学员和跟岗学校

编辑| 发展中心 段椿怡

核校 | 院办 黄开宇 俞琼

审核 | 发展中心 陈传兵 王莉莉

分享到:
相关信息
  • 【文件】青浦区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管理办法
  • 青浦实验:诞生与发展
  • 【干训之窗】青浦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双新”实施 教师专业...
  • 优化活动 促进理解 发展素养 ——青浦区小学三年级数学“基...
  • 依托数字平台 融合多元资源 赋能教学变革——青浦区小学道德...
  • 命题有道 复习有方——高中化学双新命题与等级考备考融合研...
  • 青浦区高中化学学科开展“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探索大单元与项目...
  • 初中科学“基于核心概念工程设计与物化的科学实践活动的设计...
  • 2025青浦区小学艺术(音乐)新课程新教材实践研讨活动(二)...
  • 四十载春风化雨育桃李 半世纪师者丹心启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