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第八届名优教师培养工程精准对接上海市第五期“双名工程”要求,整合市、区两级优质资源,系统构建以“领航计划”“拔尖计划”“种子计划”为核心的分层分类培养体系。其中,“领航计划”设立1个高端教育人才基地班;“拔尖计划”组建33个研修团队,“种子计划”组建65个研修团队,实践探索协同共进、梯队衔接的教师发展新格局。
各团队将紧扣教育综合改革新趋势,聚焦青浦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实际需求,以项目研究为载体,以任务驱动为主线,通过交流展示、成果凝练、示范辐射等多种形式强化过程管理,积极发挥名优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示范引领与辐射带动作用,助力构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自本期起,我们将陆续推送各团队在“教育数字化融合应用”“‘大思政课’一体化育人”“学校治理体系建设”等前沿领域的研修动态与实践探索。期待这些源于课堂、扎根教学的实践经验,能为区域教师专业成长注入新动能,推动青浦教育向更高质量迈进。
文献共引 综述互鉴
——青浦区黄开宇、唐丽君“种子计划”团队联合研修活动
2025年10月28日下午,青浦区黄开宇、唐丽君两个“种子计划”团队在青浦区忆华里幼儿园开展文献综述撰写主题研修活动。活动由唐丽君老师主持。
自主研读
黄开宇团队的研究主题为“幼儿教师社会情感教育能力提升研究——认知、认同到践行”,唐丽君团队的研究主题为“分层理念指导下的园本研修专题设计与实施策略的再构研究”。两个团队聚焦点虽然不同,但目标一致,共同致力于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系统性提升。围绕共同目标,团队成员分工合作,从政策文件、权威人物、博士论文、研究工具等多角度开展了自主文献研读。
分组汇报
项进老师汇报了社会情感教育相关政策文件,梳理了国家层面政策中涉及的社会领域教育等内容,并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强调幼儿社会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社会情感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核心支撑,而教师能力则是其中的关键变量。
徐春丽老师分享了权威人物研究成果,国内聚焦黄忠敬等四位学者,国际方面则梳理了OECD等四大机构的政策指南与实践路径。她指出,国内外研究在关注点上存在共性,但也体现出核心差异。
李慧老师从硕博论文角度介绍了社会情感能力研究的溯源,提及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相关成果。她分析了社会情感能力建模路径及教师育人方法,还介绍了问卷分析法等具体研究工具。
戴潇婧老师分享了检索硕博论文中测量工具的经验,指出目前测量工具多样但缺乏统一权威量表的问题。李慧老师补充介绍了上海市教科研部门梳理的相关量表供大家参考。
会议还探讨了政策文本编码等热点话题。教师们就量表使用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增进了对社会情感教育论题的理解,也拓展了研究思路。随后,刘爱花老师对即将开展的小组教研内容进行了介绍。
梳理总结
黄开宇老师充分肯定了各组汇报内容,并围绕文献综述撰写中常见的困境提出3个思考议题供教师们深入探讨:1.文献检索的策略与方法;2.文献筛选与分类标准;3.文献的体系化呈现及相关问题。黄老师同时强调,希望教师们基于对社会情感的学理认知,持续关注后续活动,并在科研过程中重视批判性鉴别能力的培养。
本次活动是两个团队在项目推进框架下的一次“学思践悟”实践。通过多角度的深入剖析,呈现了立体、多维的社会情感教育图景,并在研修中充分考虑了教师的个体差异和成长需求,有效激发了教师的专业自觉和发展动力,提升了他们的社会情感教育能力。团队将持续立足儿童发展本位,聚焦社会情感领域开展深度探索。
供稿 | 教师发展中心
图片 | 徐海莲
编辑 | 朱雁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