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指导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普及指导 > 正文
科研赋能 协同共长 ——青浦区学前教育科研沙龙展示活动、课题结题培训会暨学期总结会顺利举行
发布日期:2025-06-29 14:25:45   来源: 上海市青浦区教育学院    浏览数:



2025年6月25日,青浦区学前教育科研沙龙展示活动、学前段结题培训会暨学期总结会在赵屯幼儿园顺利举行。青浦区教育学院院长周敏华,教育学院办公室主任、学前科研员许强,闵行区教育学院学前科研员杨爱娟,区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学前科研员黄开宇,学生德育中心家庭教育德研员许晨曦,区教育学院教科中心初中科研员杨彦星,学前科研员李倪丹、陈天婧,以及各幼儿园教科室主任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分上午、下午两场进行,由黄开宇主持。


科研沙龙展示

赵屯幼儿园园长黄秀琴作《以亲社会体验活动为载体构建园家社协同育人机制的实践研究》报告,介绍了构建“三环四维”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园家社三位一体教育生态的阶段性成果。

金梅老师组织了“童梦同行·共研成长”园家社沙龙活动,促进教育问题共思、智慧共享。

沙莎老师分享案例《园家社积极协作促幼儿成长——以探寻老街之秘体验活动为例》,展示园家社深度协作过程。

马冬悦老师与陈芝怡老师分别进行了《我是家乡小主播》《玩转赵屯弄堂》现场展示课,生动诠释了幼儿园如何以创新活动为载体,有效整合家庭支持与社区资源,共同促进幼儿在真实情境中的学习成长与文化认同。



专家点评

杨爱娟老师对本场活动给予了积极肯定,强调科研需融入教学现场及幼儿发展,成果应可见可感。她指出,园家社协同育人是美好关系的纽带,应重视儿童与家乡的情感链接,激发认同感与归属感。


领导讲话

周敏华院长高度评价“科研赋能,协同共长”主题契合国家协同育人方向,内容丰富、成效显著。她强调儿童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并重,肯定“三环四维”协同育人机制的创新性,以及活动形式体现教师行动教育和园本延伸力量。

她对未来提出期望:幼儿园层面,需要深化实践、形成长效模式,探索数字化家校互动平台及社区资源动态库;区域层面,提炼经验、扩大辐射范围,强化成果转化应用,优化项目管理机制;开放合作方面,倡导加强跨区联动、校地合作,汇聚智慧,提升研究的理论深度与实践广度;家长和社区层面,创新活动形式,推动其从参与者向共建者转变。



结题培训暨学期总结


青浦区学前段结题培训会暨学期总结会在下午进行。

结题培训

李倪丹老师对2024学年课题结题情况与常见问题进行反馈,并据此进行针对性撰写指导。华新幼儿园李慧老师分享《课题结题报告撰写的几点心得》,涵盖框架构思、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目标与内容对应、研究结果与成效呈现等。陈天婧老师开展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科研写作》的科研培训,通过展示DeepSeek、秘塔AI等工具的实际应用介绍AI如何辅助科研写作。


活动总评

许强主任作活动点评,他充分肯定了展示活动搭建了有效学习平台,具有科学性、专业性和先进性,强调了学院教科中心与幼儿园、幼儿园之间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期望通过积极的合作研究推进学前教育科研工作提质增效。



本次活动通过展示与培训,强调理念引领、专业赋能、成果转化的研究闭环,致力于提升区域学前教育科研团队的专业能力,推进我区学前教育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


撰稿 | 黄敏仪 陈天婧

摄影 | 黄敏仪

审核 | 李霞 胡晓燕

审定 | 王莉莉

分享到:
相关信息
  • 【文件】青浦区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管理办法
  • 青浦实验:诞生与发展
  • 青浦区教育数字基座接受市教师教育学院专家标准评估
  • 青浦区在2025第二十二届上海教育博览会中荣获“优秀组织奖”
  • 聚焦五育融合 赋能系统构建 2025 年青浦区中小学德育高级研...
  • 素养导向 情境驱动 落实“教-学-评”一体化——青浦区小学道...
  • 青浦区小学艺术(音乐)学科“新课程·新教材”实践研讨活动...
  • 赋能 深耕 共进——第五期青浦区班主任工作室第二次通识培训...
  • 【名优园地】青浦区第八届名优教师培养工程“三个计划”团队...
  • 精研新教材,赋能新课堂——青浦区六年级数学新教材单元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