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仍然面临严峻挑战,学院信息中心全体教师在做好线上教学支持保障工作外,积极响应学院号召,主动向街道、居委会、社区报到,争做志愿者。他们积极主动投入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去,有的负责分发检测试剂;有的门岗和巡逻执勤任务;有的帮助物业统计信息和问询指引;有的承担搬运防疫物资和团购生活物资等。他们发挥专业特长,用爱心与行动,为社区筑起疫情防护墙。
自疫情发生,全域封控居家办公后,赵永新老师遵行党组织指示,及时到属地居委党支部报到,做好参与社区志愿者工作的准备。后根据居委党支部安排,又报名加入了居住地小区的志愿者队伍,参与小区团购物资订单数据的统计,物资的分发,核酸检测秩序的维护,抗原自测材料的分发等工作。团购物资因交通的管控变化较大,往往到货时间很晚,对不能在外过夜的物资就会连夜花很长时间送到每户订购的人家。抗原检测要求完成的时间往往规定早晨7:30前完成 ,每次都会与同为志愿者的妻子一起6点15就到物业楼下报到,领取分发物资,在7点15前把抗原检测材料分发到各自负责支弄的每户人家,同时积极帮助困难的居家老人完成自测。
疫情封控的关键时刻,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职责首先是扎根社区,担当作为。朱登辉老师与她的爱人共同进退,守沪东渡社区。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居民们足不出户,她纵使脚伤未愈,也一户一户上门清理生活垃圾。期间,朱老师做过团长,为居民物资保障提供服务。核酸检测时的维持秩序和出谋献策,平日里的发放抗原、发放生活物资等都是她常态化的志愿服务工作。当独居的邻居身体不适时,她主动上门送药送餐;当邻居们寻求物资帮助时,她也经常伸出援手。朱老师还利用自身一技之长,自主拍摄、剪辑、配音,制作了多个短视频,单个浏览量超过8000多,在大家长时间封控,受负面情绪影响时,带给大家一股暖流和正气,坚持与鼓励。
自市教委决定开展线上教学起,李娅老师就投入到为在线教学提供技术保障的工作中。与此同时,为了能及时发现和分享教师们在线教学中的好方法和好技巧,分别开展了3轮的“2022年上海市中小学信息化教学应用交流展示活动——在线教学技巧”作品征集,推选工作。身为党员的她在接受2+12管控的最后一次核酸检测后,随即赶往崧涵居委会报到,加入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在静态管理前协助楼组长扫楼排摸每户的核酸检测信息。4月1日开始,成为了一名楼道管理志愿者。当居民按耐不住想出门时,安抚他们的情绪,宣传非必要“足不出户”的必要性。核酸检测时通知居民做核酸、并做好信息核对工作。发放物资、抗原检测试剂时,无论多早或多晚,她都会和志愿者、楼组长一起挨家挨户把物资送到居民手中。疫情无情人有情,志愿者工作一个月来,居民们渐渐把她当成了“自己人”。小区划定为防范区后,总有老人进出时会关切地问道:“妹妹,夜饭吃了哇?”;有居民会和她唠会儿家常;小朋友玩耍受人欺负了也会来找她寻求帮助……渐渐地人间烟火又回来了。随着新的防控政策出台,“守门人”的岗位暂告结束,但只要疫情还在,她会继续用行动践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这个特殊时期,马行超同志立即和所在居委党组织联系,积极参加防疫志愿者,他被安排在阁游路999弄做小区防疫志愿者。期间服从组织安排为小区居民分发抗原自测材料,并登记抗原自测结果;积极参加核酸筛查志愿者工作, 引导楼栋居民有序参加核酸筛查工作;同时还在其余时间参加小区物资分发。身为党员,他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积极贡献自身的力量, 无私奉献,为打赢防控阻击战贡献绵薄之力。
民主党派许众芳老师在做好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专项培训的区级管理员和班主任工作、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创新案例交流展示活动作品上传工作的同时,争做“大白”,用实际行动诠释教育人的责任担当,用心用情守护着这座我们热爱的城市。
自疫情发生以来,施曙东老师积极参与小区物资的发放工作,用私家车帮助搬运抗疫物资及街道订购的生活物资等。在烈日高照的午后,他穿着大白湿透衣衫,模糊着双眼在运送物资;黑乎乎的夜晚,随即而来的物资力求用最快的时间发放到每户居民。期间,他还帮助楼下一位由于封控始料未及没有囤货,又不会烧菜靠外卖过日子的小青年,施老师将自己亲手烹制的新鲜饭菜准时送达,让这位邻居安心度过这段艰难的日子。
在这特殊的日子里,信息中心的老师们“宅”而有为,静待花开!
撰稿:信息中心
编辑:周 枫
审核:吴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