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学院党总支组织全体在职党员、干部观看青浦区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培训直播。
党的二十大报告意蕴深远,振奋人心。学院党员、教师展开了热烈讨论,掀起了学习二十大精神的热潮。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专门就“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单独立章,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在党代会报告里面是第一次,以往都把教育置于民生部分阐释,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重视,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新提法。教育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对各类创新人才的需求从来没有这样迫切,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依靠人才。让每一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为每个人走向共同富裕赋能。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我国教育的根本遵循,“人”“才”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更加艰巨。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也要与时俱进,需要注入新的内容和革新教育方式。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吴甫光
研读二十大报告,对第五部分中关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会想到教育中落实因材施教促进过程公平问题。2035教育目标:从“面向人人”走向“适合人人”。个体在思维方式、个性特点、能力发展方面存在客观差异,我们要努力搭建平台,让师生都有机会多角度看到自己的特点,找到能发挥优势的领域,勇于探索、体验。
——吕槟
我对二十大报告中“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印象深刻。我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思想的磅礴伟力,信念的不竭动力。作为基层教师,我将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提升教研员胜任力,为更多一线班主任服务,奉献教育生命。
——于淼
在二十大报告上提出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国育人,为党育才。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结合自己岗位,更好的为教师、学生、家长服务,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家长的心理变化,贴近教师的心理需求,守学生的心、家长的心、教师的心。
——田银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统揽全局、目标清晰、鼓舞斗志。作为新时代的一员,感谢生在伟大的祖国,感恩成长在奋进的时代。我将立足本职,以更加务实的担当精神投身到工作中去,为助推区域教育更高质量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智力支撑。
——陈旭宁
我对报告中“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这句话很有感触。早在1945年民主人士黄炎培和毛泽东有一段著名的“窑洞对”,“窑洞之问”给出的第一个答案是民主,走群众路线。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给出的第二个答案,是自我革命。我们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这是我们党敢于自我革命的勇气之源、底气所在。这也是源于我们党的性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民性。
——李碧玉
二十大报告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这一条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因为国家强科技要兴。科技兴,需要创新型人才,而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就在教育。作为科学学科教研员,应该立足本职工作,结合“双新”,引导教师学习新课标,实施新教学。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出应有的努力。
——郭新华
通过学习我对二十大报告中第九条“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增进民生福祉”深有感触。党的目标动人,行动感人,成果惊人!比如直面疫情,党中央一声令下、三军星夜齐发,举国上下八方支援,460多万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突显中国力量,中国担当!在持续八年的脱贫攻坚战中,成功让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让百姓充分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幸福感!作为区域学科党员教研员,在党的感召下,一定会全力以赴做好服务引领工作,为培养三有时代新人尽心尽力!
——张梅凤
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作为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育工作者,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深入思考。我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全心投入,勇敢地迎接工作中挑战;要有一颗敬业爱岗的初心,爱自己的工作,并探索努力、坚持、反思的成长路径;要不断学习掌握扎实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坚守初心,在立德树人的教育征程上砥砺前行,不负使命。
——吴小娇
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中国社会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十年。期间,举国人民共同经历了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三是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历史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下,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标志性胜利。
近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我们不仅听到、看到了近十年来党带领人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还更加深切感受到了身为一名中共党员的无上荣光。
回望来路,身处世界大变局中的共产党人,凭着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在充满不确定的世界找到了确定的前进方向;展望明天,作为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教育工作者,未来为祖国培养更多新时代建设者,我们任重而道远。
——王莉莉
2022年10月16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所作的报告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报告中指出,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担当,立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一根本大计,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我将以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指导,锤炼师德素养,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为我区教师专业发展工作而努力奋斗。
——王建海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总体要求。我将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新起点,在我区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工作中发挥作用,以最大努力为推动青年教师“人人有团队、人人有项目”的工作目标做出自己的新贡献。
——周红星
撰稿:党政办
编辑:周 枫
审核:吴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