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今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表明“家事”上升到了“国事”。学习家庭教育法律和教育常识,对家长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家长不仅要“依法带娃”,更要懂得科学育儿;父母也需要知识更新,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孩子会顶撞父母怎么办?孩子会沉迷手机游戏怎么办?孩子犯了错还不承认怎么办?青春期孩子叛逆怎么办?孩子学习不自信怎么办?……这些问题是很多家长的困惑。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如何学做智慧父母,“上善家长微学堂”愿为您提供助力。
本期“上善家长微学堂”继续推出第十三讲、第十四讲、第十五讲三节微课,主讲人都是区骨干班主任。希望他们的经验能够引起家长的共鸣,以此推进家校共育,引领孩子健康成长。
第十三讲 尽量给孩子面子
主讲人:青浦区徐泾第二小学 陆 蓉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父母因为孩子无意间犯下错误,或是偶尔提出无理要求,就在大庭广众下对孩子严厉训斥,责令孩子当场认错;有些父母则不顾场合对孩子横加干涉、指责,使孩子在同伴中抬不起头,大大刺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要么在啼哭之余不情愿认错,要么在倔强沉默中固执己见。教育博士简•内尔森说:“说教、威胁和惩罚产生距离和敌意,而留面子的方法产生的是亲近与信任。”那么,当孩子犯错时,如何给孩子留面子,在这里给家长朋友们几种小妙招。
应对策略
1.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2.给孩子反省的时间。
3.批评要及时。
4.给孩子讲道理。
第十四讲 担起责任是一种成长主讲人:上海市毓秀学校 龚賽华
孩子缺乏责任心的原因很多,年龄小,自控力差,辨别是非能力不够等等;但孩子缺乏责任心,更主要的原因来自成长的环境,其中家庭环境对他们的影响至关重要。有些父母对子女过分宠爱娇惯迁就,使孩子在家庭地位特殊,这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不利的。此外,片面关注学业、家庭关系不睦等,都会给孩子带来严重而复杂的心理冲突,使他们丧失应有的责任心。家长朋友们,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在这里给大家几点小建议。
应对策略
1.家长给孩子做有责任心的好榜样。
2.鼓励孩子在日常劳动中奉献。
3.懂得适当强化孩子的责任心。
第十五讲 教会孩子远离焦躁主讲人:青浦区沈巷中学 沈俊杰
预初年级孩子因为进入了中学新的环境,不知道该怎样安排学习和生活,容易产生不安和焦躁。而初三孩子的焦躁更多的是因为学业负担和升学压力。重压之下如果没有合适的应对方法和释放途径,孩子就很容易不堪重负,最终导致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学会帮助孩子调整心态、舒缓焦躁情绪,是家长的一门必修课。那么,家长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远离焦躁呢?在这里给家长们支几条小妙招。
应对策略
1.帮助孩子正视负面情绪。
2.鼓励孩子宣泄心中不安。
3.教给孩子学会自我放松。
4.家长努力淡化考试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