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今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表明“家事”上升到了“国事”。学习家庭教育法律和教育常识,对家长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家长不仅要“依法带娃”,更要懂得科学育儿;父母也需要知识更新,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孩子会顶撞父母怎么办?孩子会沉迷手机游戏怎么办?孩子犯了错还不承认怎么办?青春期孩子叛逆怎么办?孩子学习不自信怎么办?……这些问题是很多家长的困惑。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如何学做智慧父母,“上善家长微学堂”愿为您提供助力。
本期“上善家长微学堂”继续推出第十九讲、第二十讲、第二十一讲三节微课,主讲人都是区骨干班主任。希望他们的经验能够引起家长的共鸣,以此推进家校共育,引领孩子健康成长。
第十九讲 别和孩子较劲
主讲人:上海市毓华学校 刘 晶
自然界没有两条相同的河流,没有两座相同的山峰,也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不会有两个相同模样和相同性格的人。所以,父母如果非得强求自己的孩子像其他孩子一样,这不但是在跟孩子较劲,而且还在和自然规律较劲,是不太明智的做法。不如想一想:在要求孩子之前,有没有从孩子实际出发,尊重孩子的个性、能力?而不是一味跟孩子较劲。那么,面对孩子“屡教不改”的小毛病,父母们该怎么办呢?不妨试试下面的家庭教育小妙招。
应对策略
1.尊重孩子的“与众不同”。
2.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3.唤醒孩子进取的动力。
第二十讲 网络要“疏”不要“堵”主讲人:上海教育学会青浦清河湾中学 金 宓
居家学习期间,对于一些不自觉的孩子来说,网课很容易造成沉迷手机游戏的问题。家长们遇到这种情况心里非常焦虑,担忧孩子的学习受到影响,但是又手足无措,只能干着急。心理学中把这种“愈禁愈为”的逆反心理称为“潘多拉效应”——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想得到手。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家长骂也骂了、打也打了,但是依然是收效甚微。其实,只有教会孩子正确地认识网络,才是解决孩子沉迷网络的最佳办法。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呢?这里给家长们朋友们几个小建议。
应对策略
1.多陪陪孩子,别让他们内心孤单。
2.与孩子约法三章,帮助他们改善自我。
3.借助更有趣的活动,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第二十一讲 和孩子谈“情”说“爱”主讲人: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 王 洁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身体和心理都在承受着荷尔蒙带来的巨大变化,其剧烈程度堪比坐过山车。对异性有好感、有喜欢、想亲近,既是他们强烈情感的表达和宣泄,也是他们用来抚平内心震荡的一种方法。家长们作为过来人,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需要陪伴孩子一起度过这一至关重要的人生阶段。那么,我们家长可以怎么做呢?这里,给家长朋友们几点小建议。
应对策略
1.严肃+活泼=真诚。
2.静心+细心=智慧。
3.爸爸+妈妈=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