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动态 研修管理 基地研修
政策文件 培训动态 名优视窗 培训研究
普及指导 各类评审
德育动态 队伍建设 心理辅导
项目推进 课程融合 综合资讯
德育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研究 > 德育动态 > 正文
专题研讨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青浦区小学班级劳动教育专题研讨会近日云端举行
发布日期:2022-04-23 11:06:52   来源: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   浏览数: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2022年4月20日下午,由区教师进修学院德研室主办、青浦区庆华小学承办的主题为“劳动创造美好生活——青浦区小学班级劳动教育专题研讨会”在线上举行,参加研讨会的有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主持人冯志兰,区教师进修学院德研员卓月琴,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熊江婷,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四年级教师代表、庆华片德育教导、区骨干班主任研修班成员、区星辰班主任工作室全体成员等近170人。研讨会由区教师进修学院班主任德研员卓月琴主持。

议程一:课堂观摩

研讨会上,庆华小学的王珍老师展示了四年级道法课《生活离不开他们》实录,并进行了说课。王珍老师通过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导入,以“家庭成员职业情况”小调查为切入,揭示课题“生活离不开他们”。整个教学中,王老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交流生活经验,感受劳动者与美好生活之间的关系。利用活动园王方的话与阅读角泥瓦匠王承福的故事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进行辨析,帮助学生树立起职业有分工、劳动无贵贱的意识。最后,引导学生关注疫情期间忠于职守,勇于担当,敢于奉献的医护等各行各业劳动者,激发他们对于劳动者的尊重。

庆华小学朱玲老师展示了三年级主题班会《美好生活离不开你我他》的教学过程与教学反思。整个过程分五个环节:猜猜职业,引出主题;走进家乡劳动者,感受劳动品质;体验父母工作,理解劳动甘苦;履行自己岗位,争当劳动明星;“21天打卡‘双重’劳动小明星”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朱老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身边熟悉的劳动者,明白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所有职业的劳动者,每一位劳动者都值得我们尊重,最后,采用21天打卡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居家学习期间积极主动参与到家务劳动中去。

议程二:互动交流

青浦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带头人崧泽学校周志杰老师首先发言:王珍老师的课在三个方面给人印象深刻:

第一,本课教学体现了教师重组教材,活用教材的智慧。王老师对教材进行大胆地调整和重组,比如将教材第42页活动园中的“家庭成员职业情况”设计成了课前小调查,先从身边的亲人了解劳动者,再利用教材第40页的四张图例,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拓展来了解更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这样使用教材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很好地建立起联系。

第二,立足教材,从儿童视角出发,站在“学”的角度设计活动。在“活动三”中,王老师先是通过教材,让学生读一读,一天之中有哪些劳动者为李东一家提供了服务和方便,然后说一说生活中自己及家人接受过哪些劳动者的服务,让学生在真人、真事中感受到美好生活离不开这些劳动者。这些都是从儿童的视角设计活动,更能贴近学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有生活气息。

第三,拓展教材内容,落实学科“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当前新冠疫情是最鲜活的教育资源,教材中目前还没有体现,王老师抓住这个教育契机,体现在教学最后部分的活动设计中,通过播放医护工作者和志愿者们工作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岁月静好离不开医护、社区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各自岗位上的坚守,向这些劳动者致敬,从而落实学科的育人功能。图片

青浦区徐泾第一小学章晨发言:朱老师的一节以劳动教育为主的班会课,不得不感叹其课程设计之巧妙。朱老师聚焦班级学生劳动现状,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列举了家乡“草莓姑娘”、“消防员”、“昆区名人”等例子,让学生明白他们身上“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品质,层层深入,挖掘学生家长的职业片段,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劳动激情,最后,回归生活实际,就学生值日过程中做的不足处加以改正。从学生反馈的劳动视频中不难看出本节班会课的成效落到了实处,学生能够逐步会劳动,更爱上劳动。图片

青教院附属小学吴瑶老师发言:朱老师无论从主题的确立、课前调查的设计、课中环节的青浦人职业介绍以及情景讨论的设计都是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现在学生真实遇到的问题,这样的班会课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对劳动这一话题的思考。在最后的环节中,根据现在疫情情况,让每个孩子在家里认领了一个小岗位并进行打卡分享,将劳动教育云链接到学生的家庭中,将小岗位章落实到位。

议程三:专家点评图片

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主持人冯志兰老师做了精彩的点评:

一、道法课:彰显了“三结合”

1.老与新的结合。劳动教育是个老话题,如何在老话题中有新的构思,老师在课堂中引入了当下疫情中的工作,同时引入当下网购主播等新兴的职业,让这堂课更为灵动了。

2.微与大的结合。今天呈现的是一堂道法微课,我们感受到了“微课不微”,微课中蕴含了责任担当的大格局。

3.天线与地气的结合。课堂中既有上接天线的对劳动教育的要求,也有下接地气的与班级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资源应用。

【思考与建议】:

今天这堂课中有一个道德两难的判断,是对职业不分贵贱的思考,其实教材中的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把它换成学生生活中的例子,比如说学校中门卫伯伯,保洁阿姨,厨房叔叔,他们是不是也应该像老师一样得到尊重?我想这样的辩题离学生更近,更能触动学生内心深处的思考。

二、班会课:诠释了“谁是最好的老师?”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班会课的一开始老师就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选择题,以及让学生思考,假如生活中没有这些人,这些话题离学生很近,形式是学生喜欢的,这样一来在课的一开始就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2.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班会课中,老师充分地运用了生活中的资源,比如消防员进课堂,青浦籍的演员等,这些是学生生活中看到过听到过的内容,离学生很近,学生更能够有感而发。

3.父母是最好的老师。老师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让孩子去采访家中的父母,用好了家长这个资源,从父母这个点切入让孩子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各行各业的不容易。

4.同伴是最好的老师。班会课中老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探究的方式,让孩子去影响孩子,让孩子去说服孩子,同伴教育是班会课中很好的一种教育方式。

【思考与建议】:

一是如何在云班会中建设微课程实施教学中老师用录音的方式,告诉孩子们怎样来理书架以及用餐的顺序等等,这个想法很好,如果能够做成直观的微课,这样指导性会更强。二是疫情期间,如何进行云班级集体建设,创建云班级岗位,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老师可以做一些思考和实践。

议程四:专家引领图片

青浦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熊江婷老师的分享: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劳动教育主题几乎出现在每个年级,但在不同年段目标不同,螺旋上升。如何有效利用好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主渠道作用,加强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给老师们如下建议:

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教材、增强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故事,结合教材内容,采用游戏、制作、表演、小调查、辩论会等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将生活情景予以再现,引导学生多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

其次,要关注学生生活,小学生劳动教育要注重“儿童化”,从细节入手,融教育于教学活动之中,可以将道法课中的节日文化内容作为劳动教育的切入点,还可以以身示范、榜样导行,促进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再次,开展实践,行知结合,让学生通过扮演角色,参与到学习中,领悟其中的思想内容,或者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促进学生将劳动情感内化为劳动认识、劳动观念等。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拓宽教育途径,将课堂教学与学校实践活动等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由“知”向“行”的转化,实现知行合一。

熊老师还指出道德与法治课和班会课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有许多重叠部分,教师要钻研教材与教法,把握两者在内容上的异同,找准各自的侧重点,进行融合重组并调整教学策略,这样不仅有利于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图片

本次活动是一次线上教研的初步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带给大家不少的思考与后续探索的思路。如何将道法课与主题班会有效融合,通过思政课教师与班主任同上“一堂课”、同议“思政课程与主题班会融合实践”,共同提升思政课教师和班主任的政治素质、专业知识和育德能力,我们将一直在探索的路上。




分享到:
相关信息
  • 【文件】青浦区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管理办法
  • 青浦实验:诞生与发展
  • 优化素养导向下的单元整体设计与实施 ——实小片一年级美术...
  • 青浦区初中艺术(美术) “双新”推进 暨尚美片六年级美术“...
  • 目标导向,多元融合,设计与实施高质量单元作业 ——青浦区...
  • 【研修动态】聚焦问题解决 优化单元实施——青浦区高中信息...
  • 优化素养导向下的单元整体设计与实施 ——青浦区瀚文片小学...
  • 优化素养导向下的单元整体设计与实施 ——青浦区“重固片”...
  • 落实新课标,用好新教材,探索新课堂 ――青浦区小学道德与...
  • “小环节,大生活” ——青浦区幼儿园大班教研组长生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