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动态 研修管理 基地研修
政策文件 培训动态 名优视窗 培训研究
普及指导 各类评审
德育动态 队伍建设 心理辅导
项目推进 课程融合 综合资讯
心理辅导
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研究 > 心理辅导 > 正文
培训赋能|专业培训,助力心理教师开展咨询辅导——青浦区开展《认知行为疗法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的应用》专题培训
发布日期:2024-11-18 09:51   来源: 上海市青浦区教育学院    浏览数:

11月7日下午,华东政法大学的张海燕老师在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的学生心理发展辅导中心做了《认知行为疗法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的应用》的专题讲座。心理教研员田银平老师组织区四十多位心理老师和心理志愿者参与了此次培训。

张海燕老师首先简要介绍了认知行为疗法的历史发展,梳理了认知治疗的特点:双方关注信任和谐;当下问题重点关注;设定目标现实具体;治疗结构严格有序;干预过程双方合作;实施技术便于操作;疗程时限短期为主;疗效显著仪器可测;标本兼治不易复发;中国患者可以接受。

随后张老师从认知、情绪和行为这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阐释了人在情境中面对具体事件的认知反应模式。张老师着重分析了浅层表面的认知模式,总结提炼了自动想法的特征,提出20种功能失调的自动想法,如过度引申、选择关注、好走极端、贬低积极、瞎猜心思、预测命运、完美主义、胡乱指责等。同时,张老师指出潜在层面认知模式的两种信念:核心信念和中间信念。她举例负性核心信念在对自我评价(我不能、我不可爱……)、对他人评价(他人都毫无诚信、危险……)和对世界评价(世界杂乱无章、很不安全……)这三方面消极认知表现。张老师还对认知治疗中常用的自我监测方法做了罗列和示例,如情绪强度如何记录、每日活动怎样记录,包括通过录音录像和治疗日记来进行自我监测。

讲座最后张老师提出了心理治疗的12个干预技术:1.理解特殊含义;2.归类曲解想法;3.核查客观证据;4.引导自我发现;5.质疑绝对肯定;6.考虑其他可能;7.进行重新归因;8.不幸中有转机;9.表达内在感受;10.直接对峙争辩;11.挑战极端思考;12.澄清双重标准,通过这些干预技术,帮助来访学生调整认知。

此次培训既有专业的理论讲解,又有生动的案例呈现,与会老师们受益匪浅,纷纷表示接下来将把一些实用的技术积极运用到面向学生的咨询辅导工作中去!

分享到:
相关信息
  • 【文件】青浦区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管理办法
  • 青浦实验:诞生与发展
  • 青浦区小学艺术(音乐)新课程新教材实践研讨活动(七)成功...
  • 中学2-5年青年教师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学习共同体工作推进会顺...
  • “学用合一:撬动学与教方式的变革”市级展示活动高中英语学...
  • 聚焦“双新”实施 提升指导能力 ——2024年青浦区义务教育阶...
  • 七秩风华,弦歌不辍——青浦区教育学院庆祝建院70周年主题活...
  • 聚焦问题解决,优化单元实施——高中信息科技教学展示活动在...
  • 明确带教职责 提升带教质量——青浦区2024年见习教师规培项...
  • 青浦区科学类学科教师技能比赛高中化学专场活动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