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青浦区第七届名优教师培养工程“三个计划”团队课堂教学与学术交流展示活动(胡晓燕特级教师工作室专场)在上海政法学院附属青浦东门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特邀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松江区教研员谈永康老师和上海市特级教师、东门小学校长徐玉兰老师莅临指导。参加活动的还有胡晓燕特级教师工作室成员、来自38所学校约120名小学语文教师代表以及安徽省来安县名优教师代表。活动由青教院附小王忆老师主持。
课堂聚智 仰高笃行
实验小学徐健老师执教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端午粽》第一课时。她引导学生在“和外婆一起过端午”“和外婆一起包粽子”“一起推广红枣粽”的序列学习活动中,进行生字学习、归类积累叠词;运用多种方法读好长句,并完成一星任务;运用从文中积累的语言介绍红枣粽。最后,徐老师把学习书写整合到推广红枣粽的任务中,学生观察“十”在汉字不同位置的书写特点后进行练字。学生们在快乐完成任务中提升了语文核心素养。
东门小学周聪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第二课时。周老师围绕“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和“欣赏评价”三个关键词,通过“回顾单元我来思”“小组分工我来编”和“展示交流我来评”三个学习活动进行跨学科学习探索。周老师以学习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美术、信息科技、劳技等学科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按照制作诗集的方法和步骤改进和完成小组作品。学生们在跨学科学习中渐入现代诗的世界,激发了对诗歌的兴趣,加强了对诗歌的积累和理解,提升了综合能力。
讲座启智 知新致远
工作室主持人胡晓燕老师带领吴忆咏、王美芳、王惠怡三位老师联袂作专题讲座。
毓秀学校吴忆咏老师作微讲座《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发生——“语言文字积累和梳理”学习任务群的教学例谈》、徐泾一小王美芳老师作微讲座《“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探索》、上师大附校王惠怡老师作微讲座《任务驱动 整合学习——“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探索》。
最后,胡晓燕老师作《学科融合•内外链接•学评一致: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实践与探索》讲座。胡老师生动阐释了“跨学科学习”的内涵,并从“学科融合,形成跨学科学习样态的科学性”“内外链接,实现跨学科学习实践的全域性”和“学评一致,提升跨学科学习的持续生长性”三方面进行高位引领,让在场的老师们明确了要以语文学科为基础,融合创新,以充分发挥跨学科学习的整体育人优势,实现语文课程价值的新追求。
专家引领 拾级而上
谈永康老师对本次活动作专家点评。他对两堂课中孩子们身上真正发生的学习经历和学习表现给予了肯定和赞赏:一是“三息”:学校充满春天的气息,课堂充满粽香和诗香的气息,胡老师的团队充满学术的气息。二是“三优”:优秀的思想引领,以课题引领,课堂结合汇报,有示范;优质的实践探索,让学生的学习发生转变;优异的团队攻坚,以高位的政治思想引领知识,着力课文,着眼单元,落实任务。三是“三精”:聚焦清晰+抓住主要,有精到的主题挖掘;实践+提炼,有精准的路径开辟;课堂+微讲座,有精彩的呈现。
专家总结 砥砺前行
徐玉兰老师对本次活动作专家总结。徐老师就整个活动交流了自己的两点感受:第一个感受:追梦人永远“年轻”。胡晓燕老师带着年轻的团队,通过课堂和微讲座提供了非常具象的路径,让我们知道了可以怎么做;谈老师的点评又让我们知道了做得怎么样。我们都要去做这样的追梦人,不停前行,永远前行。第二个感受:语文人永远在课堂。作为一名语文出身的老师,通过参加今天整个活动,重拾语文人的身份,体会做语文人的美好,享受教语文的魅力。我们都要去做这样的语文人,让课堂成为我们每个老师的主战场。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追梦人。在“新课标•新教学•新探索”的路上,胡晓燕老师带领着工作室成员心存希冀,目有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行将致远。
撰稿:实验小学 徐健 青教院附小 王忆
审稿: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 马群英
编辑: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 王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