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师来说,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借助技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应用技术也意味着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近年来,我校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方面积极探索,总结出了“乐用、善用、巧用”的管理和实践经验。
首先,让教师“乐用”技术。坚持“简单至上、够用就好”的原则,尽最大可能减少技术应用的成本。为此,一要做好环境建设。学校信息组和总务部门通力合作,为教师搭建舒适、便捷的硬件、软件和网络使用环境。二要搞好资源建设。借助FTP、NAS等平台,搭建校园共享资源库。三要建立激励机制。定期开展交流评比,激励广大教师学习、运用信息技术。
第二,让教师“善用”技术。“善”是指准确把握技术应用的原则,强调“课程本位”而非“技术本位”。如,数学知识具有简约、抽象的特点,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多媒体具有动态、形象的特点,将晦涩的数学知识通过信息化处理转化成直观、感性的内容,便于学生理解,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也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第三,让教师“巧用”技术。“巧”体现在发挥技术优势,弥补传统教学的短板。如,对于远离学生实际而又必须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或者拓展教材内容、开拓学生视野的知识,都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呈现。
当然,也要警惕信息技术的过度使用。不宜用“预设”替代生成,不宜用“可视”限制体验,也不宜用“直观”弱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