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课题的研究是我区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促进我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6月21日下午,青浦区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结题论证会之凤溪小学及豫苗幼儿园专场在腾讯会议间顺利举行。会议邀请到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朱连云,徐汇区教育学院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杨姣平作为论证专家,区教育科学研修中心教科室张卫平主持了整场会议。豫苗幼儿园吴敏敏园长、凤溪小学教科研负责老师等共同参与、交流学习。
首先由凤溪小学杨玲就自己的重点课题“思维导向的小学整本书阅读及其发展性评价的实践与研究”作了结题交流。杨老师以“发展学生思维,提升阅读效果”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围绕阅读理解、事实判断、假设辨认、逻辑推理、论证评价等思维方式,通过设计分析性思维检测试题、审辩性思维检测试题以及综合性检测试题等办法,把整本书阅读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运用评价激励机制,从而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课题专家论证环节,杨姣平老师认为该课题选题是很好的,课题的整理的内容是很多的,老师课题研究用心了,但她同时指出课题研究是不断地完善和加工的过程,课题结题报告在成果结构性和逻辑性的表达方面有提升空间。
朱连云老师肯定了杨玲老师的科研思维和课题研究报告,同时他也指出,此次课题结题汇报交流没有讲清楚结题报告的精华内容,还有待于加工。他细致地帮助杨玲老师从“怎么去整本书阅读?策略是什么?整本书阅读的发展性评价是怎样做的?”这样的思路去再次梳理课题的成果框架与内容,并在多个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接着由豫苗幼儿园朱梦韬老师就重点课题《以定向运动活动为载体,提高大班幼儿学习品质的实践研究》做了结题报告交流。朱老师聚焦“任务意识、解决问题能力、合作能力”等学习品质的培养,探索在定向运动活动中挖掘更多能够提高大班幼儿学习品质的策略和方法、形式,比如在定向运动活动中:充分前期准备,在主动参与方案与内容设计中提高任务意识;放大过程探究,在积极思考与共同交流中提高同伴合作能力;鼓励主动探究,在尝试新任务与攻克难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幼小衔接”课程的有效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题论证环节,杨姣平老师对朱梦韬的研究报告给予了很大的欣赏与肯定。杨老师认为该课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文献研究非常扎实,研究的思路也很清晰,研究报告基于实践,经验梳理完整,逻辑性较强。同时,杨老师从进一步完善的角度对该成果提出了建议:深挖评价在孩子学习品质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拓展活动评价的推进方式与价值梳理,丰厚成果内容。
朱连云老师说这个课题建立在豫苗幼儿园在定向运动方面已经做得很成熟的基础上,该研究应该做得更加丰富饱满。并对该成果提出了几点建议:1.核心概念的界定需要更加规范,可以加入更多权威的解释,如引用《0-3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相关内容。2.小标题的表述要有一致性,显得论文更加严谨。
科研的道路漫漫,未来仍需我们的“艰苦奋斗”,本次结题筹备暨成果分享会的举行,将进一步引领课题主持人和成员教师在充分吸收指导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继续“精彩探索”,享受科研过程,不断提升研究质量收获科研成果,为青浦教育“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