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叶飘飞知寒意,暖阳共研学意浓。11月21日下午,“夯实学习根基,提升学业成就感 ——‘双新’‘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学科减负增效专题交流会” 在青浦区淀山湖小学举行。青浦区进修学院小学英语教研员周根妹老师、张敏稚老师,区内部分学校英语学科分管领导以及来自 “7 小英” 青西小规模学校和东门片的教师代表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分为三个板块:课堂实践、专题交流、研讨指导。
课堂实践
首先,淀山湖小学朱文琴老师进行了 4A M3U2 Period4 Nanjing Road 课堂教学展示。本节课聚焦 “探究南京路的位置功能和闻名原因,激发自己居住城市的热爱之情” 的主题意义, 设计“介绍自己所居住城市中的某个地标”的 学习任务。朱老师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运用问题链Where is Nanjing Road? What’s on Nanjing Road? What can people do on Nanjing Road? How is Nanjing Road?引导学生去听懂、读懂语篇意思,开展基于语篇和深入语篇的学习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学思结合、学用结合的课堂学习经历。
专题交流
随后,淀山湖小学教导主任郑叶老师进行了题为《协同 聚力 发展》的精彩分享,着重阐述了学校为实现学科减负增效所推行的六点有效举措:1.开展全员课堂诊断,推动教学方式变革;2.实施作业免做制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鼓励学生错题记载,培养学生良好习惯;4.实施跨校联合教研,提升研修活动质效;5.加强家教指导工作,推进家校协同育人;6.探索多元评价方式,发挥评价促进机制。
接着,淀山湖小学英语教师徐海霞老师进行了《水穷之后见云起》的主题分享。徐老师在分享中指出,在“双减”政策要求下,教师要懂得如何激发学生内驱力,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确保学习效果,这是教师们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徐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举措,如如何充分利用英语课本剧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携手年级组其他教师一起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与老师的给予温暖与力量;如何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信,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等。两位老师的分享让与会老师受益匪浅。
研讨指导
研讨阶段,与会教师纷纷对朱老师的课堂及两位老师的交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精彩的点评。大家对朱老师扎实的课堂推进给予了肯定,并对淀山湖小学在“双新”“双减”背景下的系列举措赞誉有加。
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小学英语教研员周根妹老师对朱文琴老师的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周老师认为朱老师的这节课针对学情将原来的阅读文本改成了对话文本,整体减弱了整个文本的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体悟;另外,教学过程非常扎实,不断复现、回忆、巩固学习内容,学生积极性高,师生互动良好。但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指导学生对语篇意涵、结构、语言特点等方面的理解还需进一步加强。
最后,周老师强调,身为学校学科分管及学科带头人,一是一定要学会并且善于沟通交流,要能与不同性格、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桥梁,倾听他们的想法、困惑以及建议。二是要做好表率,从自身严谨的教学态度,到对教学研究的热情投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位教师。三是要扎实做好分管教导的基础工作:1.和备课组长携手合作,针对组内各位教师的课堂实际情况展开全面且细致的诊断剖析,以便精准发现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进而为后续的教学改进提供有力依据;2.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形成清晰且深入的了解,帮助组内教师一起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推动教学工作的开展;3.策划组织好每一次的主题研修活动,结合教学实际需求以及学科发展动态,确定具有针对性、实用性且富有创新性的教研主题,并有序有效实施。
道阻且长,研学之深,方可行其远。每一次交流碰撞都如繁星点点,每一次研修都是新的起程,每一段历练都是新的探索。本次专题交流活动,为小学英语教师们在“双新”“双减”背景下开展减负增效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清晰的思路。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小学英语学科将沿着减负增效的道路稳步前行,让更多的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夯实学习经历,增强学业成就感。
撰稿:淀山湖小学 郑叶
摄影:淀山湖小学 陆欣宜
审稿:教师进修学院 周根妹